【新農業】藍帶荷包魚量產技術,水產經濟與保育找到平衡點

【新農業】藍帶荷包魚量產技術,水產經濟與保育找到平衡點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科院)水產科技研究所開發「金蝴蝶神仙魚」人工養殖系統,突破海水魚繁殖困難的瓶頸,成功建立高經濟價值觀賞魚量產平台,期望在水族市場與海洋保育之間找到共好的平衡點。

湛藍的西太平洋海洋裡住著一種嬌貴的「藍帶荷包魚」,藍色條紋與金黃底色的艷麗外觀加上十分討喜的卵圓型體態,是廣受全球水族愛好者喜愛的觀賞魚種。當潛水人員在溫暖的珊瑚礁海域中看見他們,彷彿見著了在海中飛翔的小天使,因而稱它作:「帶著藍色條紋的天使魚 (Bluestriped Angelfish)」,在臺灣則有個神話氣息的名稱 – 「金蝴蝶神仙魚」。

來自海洋的觀賞魚大多從海裡捕捉販售,然而過度捕撈與氣候變遷正嚴重的威脅藍帶荷包魚族群的生長,更糟的是從產地至路途遙遠的終端市場,被捕撈的魚群經過長時間的運輸後,通常能活下來的不到2成。為了永續經營珍貴的海洋資源,農業科技研究院(簡稱農科院)水產科技研究所的孫于琁研究員開發了「藍帶荷包魚量產技術」:找出最適合培育魚苗與繁殖魚群的水質條件,期望臺灣能發展在地觀賞魚養殖產業,善用海島地理條件,讓海洋保育、藍色經濟與市場需求能「三方共好」。

image0159

  • 美麗的代價- 過度捕撈讓族群大量減少中

早期坊間有許多自行成功繁殖的「經驗」但仍缺乏科學數據支持,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於2003年投入海水魚人工繁殖的相關研究,2008年的研究團隊首次以人工方式讓「藍帶荷包魚」成功產卵,然而魚卵卻無法長大發育成魚苗。藍帶荷包魚的孵化時間只有短短15-18個小時,孵出來的「仔稚魚」骨骼、眼睛、嘴巴等器官及生理機能尚未發育完全,好比「早產兒」一樣脆弱,因此「從仔稚魚到魚苗」期間的養殖條件便是藍帶荷包魚量產技術之關鍵。

  • 新量產技術在水產經濟與保育找到平衡點

經過多年的觀察與試驗,孫研究員發現仔稚魚生長的水質環境與餌料是影響量產系統的重要因子,例如水質溫度、酸鹼值、乃至藻類與磷酸鹽含量等,此外剛孵化完全的仔稚魚嘴巴口徑非常微小,因此傳統餌料(魚飼料)不適合使用於量產系統。新技術整合了水質環境條件與餌料配方並建立量產模式,將水產科學研究結果延伸為應用科技,並推廣至臺灣水族產業創造藍海新商機。

資料來源:
孫于琁 (2016)。藍帶荷包魚(Chaetodontoplus septentrionalis)的仔稚魚發育、微細構造及首次攝餌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演化研究所。
孫于琁、許鐘鋼 (2016)。臺灣海域中的美麗珍寶-藍帶荷包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電子報,128期。
呂明毅 、黃朝生、孟培傑、 劉擎華(2010)。 蓋刺魚類的人工繁殖。科技大觀園 

【新農業】冷鏈跨域農業,串接臺灣農食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