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業】農委會陳駿季副主委專題演講「5G時代下的農業大未來」:因應5G時代,需要更多跨域創意與創新思維

【新農業】農委會陳駿季副主委專題演講「5G時代下的農業大未來」:因應5G時代,需要更多跨域創意與創新思維

2020年12月11日,中華民國農學團體109年聯合論壇以「5G農業時代」為主題,邀請行政院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陳駿季專題演講「5G時代下的農業大未來」,針對數位科技的農業發展做出展望。陳副主委認為,農業發展最大的課題,在於如何藉由科技動能,帶動產業升級、提升因應風險的韌性。

由農業「人當機器用」發展「機器當人用」大未來

科技引領農業發展的趨勢,將由早期的勞力密集、經驗密集,「人當機器用」逐步轉型,而至「機器當人用」的農業未來。陳副主委提出,現行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的應用架構,大致區分為場域經營、產銷調配、設施設計、消費服務幾個面向,重點在於開展創新的營運模式。

舉例來說,農業物聯網 (IoT) 輔以其他科技如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運算,也就是正在發展中的農業智慧物聯網 (AIoT),以物聯網感測器收集田間紀錄資料,再結合專家知識與農夫經驗的資料庫,透過機器自動學習,以提供田間管理決策建議。未來甚至可加入農事耕作紀錄、作物生長紀錄、病蟲害紀錄等,整合多種感測器的資料,優化田間管理的決策流程。

臺灣農業科技的施政目標,在於提升農民所得,並且確保消費者買到安全的農產品。現行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導入智慧科技,以降低損失成本、增加產出、提高產品價格、並確保農產品安全性。


應用 5G 強化農業科技發展

陳副主委表示,5G技術有高速率、低延遲、大連結的特性,將可進一步強化諸多農業科技發展。舉例來說,發展智慧家禽飼養管理暨監控系統,5G的農業應用關鍵在於:能提供高解析度的即時動影像辨識、動態數據的決策模組以及傳輸高畫質影像。這些應用將有助於家禽家畜牧場的智慧管理、健康管理、甚至遠端獸醫診斷等服務。

5G也有助於冷鏈保鮮物流的推廣,如即將即將著手建構的冷鏈監控系統,除了移動式的冷鏈設備外,硬體上還需要完善環境監測與控制;軟體則需要建立品管制度、冷鏈標準、場域認證與資訊整合。而其中冷鏈資訊的資訊整合與監測系統,就可藉由5G加值,整合串接不同物流鏈上的感測器資料,從環境數據乃至影像等,將物聯網應用在冷鏈監控系統中。

2020年最大的衝擊莫過於 COVID-19疫情,直接影響消費型態改變,也造成供應鏈重組,而如何帶領產業適應疫情後的「新常態」(New Normal),將是後疫情時代延續競爭力的關鍵。陳副主委結語,認為5G時代的農業發展,仍著重「精準農業基盤、保障食品安全」,但需要更多跨域創意與創新思維,讓臺灣農業的未來,不是只過去的延伸,更是建立效率、安全、低風險的新農業。
【前沿服務】資訊驅動政策布局,AI洞察科技趨勢 站在全球農業科技風口上:數據應用落地的下一個挑戰